「114年原住民族語文教材編定基準工作坊(高雄場次)

一、依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14年6月25日臺教國署原字第1140062269號函轉國家教育研究院114年6月24日教研原字第1142500760號函辦理。
二、旨揭研習活動為使原住民族語教育工作者能更深入瞭解並應用原住民族語文教材編定基準(以下簡稱編定基準),國家教育研究院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於本(114)年辦理2場次工作坊推廣該編定基準,使學員瞭解編定基準內容,藉由講師案例分享,學習以編定基準做為編纂族語教材之依據,並實際演練及分組討論。
三、研習時間及地點:
(一)時間:本年8月22日(星期五)。
(二)地點: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2樓手作教室(高雄市小港區二苓國民小學)。
四、研習對象:本次工作坊以具有「自編教材」的教師為主要研習對象,包括原住民族語老師(含專職族語老師、原住民族語文教學支援老師及原住民族語言推廣人員),每場次約30名。
五、報名方式:
(一)本報名梯次為「高雄場次」,一律採網路報名。即日起至本年7月25日,至本院研習及活動資訊網後,選擇「活動與研討會」,點選旨揭活動的「開放報名中」即可進入報名表單,其報名網址如下:https://workshop.naer.edu.tw/naweb/Services/wFrmYearPlanAct.aspx),或於附件掃描QR Code。
(二)報名截止日期後於一週內以電子郵件方式通知正、備取人員,正取人員未能前往參加者,最晚於本年8月12日前來電或以電子郵件方式告知承辦人陳小姐(電話:02-7740-7142;電子郵件信箱:junia@mail.naer.edu.tw)。
六、全程參加並核實完成簽到退者核發 6 小時之教師研習時數或電子研習證明書。
七、因課程安排教材討論,提醒報名學員務必攜帶自編教材及筆電,俾利後續研習課程的安排。

附件:「114 年原住民族語文教材編定基準工作坊」計畫

 

114學年度學校環境教育實作競賽

一、依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14年6月26日臺教國署學字第1140062716號函辦理。
二、為落實國家環境教育綱領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環境教育議題融入之學習規劃,推展學校環境行動,並實踐淨零綠校園目標,爰辦理旨揭競賽。
三、旨揭競賽內容重點說明如下:
(一)參加對象:國小組(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生)、國中組(七至九年級學生)。
(二)實作競賽型式:以環境教育項下「環境倫理、永續發展、氣候變遷、災害防救、能源資源永續利用」五大學習主題作為規劃競賽作品主軸方向,以實踐環境行動或產出作品之型式,尋求環境問題解方並展現實務應用及推廣力。
(三)審查方式及獎項說明:由教育部籌組審查小組進行評選,分為初審及複審兩階段,各組取前3名(第一名1名、第二名2名、第三名3名),優選、佳作、教師耕耘獎數名,以及縣市團體獎3名。
(四)特別獎說明:環境部設置「環境教育創新特別獎」國小組、國中組各取1名,「資源循環特別獎」國小組、國中組各取2名,鼓勵師生展現淨零、永續知能及創新行動,並實踐資源循環零廢棄理念。
(五)辦理期程:初審報名收件自114年10月13日至11月13日止,以書面審查方式辦理;複審預計115年3月辦理,以現場展演方式進行。
四、報名資訊請參閱簡章說明,亦可至教育部「綠色學校夥伴網路平臺」(https://www.greenschool.moe.edu.tw)下載查詢。
五、如有相關疑問,請洽本案聯絡窗口: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李易儒小姐,電話:07-3504455,電子信箱:taiwangee@gmail.com。

附件:競賽簡章

113學年度暑期本土語文相關研習

一、依據臺北市政府教育局114年6月23日北市教國字第1143074532號函辦理。
二、本年度辦理本土語文研習如下,報名方式及相關細節請詳見各研習班實施計畫:
(一)高級中等學校以下臺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加強班:
1、第一梯次:114年7月7日至7月11日
2、第二梯次:114年7月25日、7月28日至7月31日
(二)高級中等學校以下客語語言能力認證加強班:114年7月21日至7月25日。
(三)國民中小學本土語言(臺灣台語、臺灣客語)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認證培訓:114年7月7日至11日。
(四)國民小學臺灣台語教學人員教學專業培訓-回流課程:114年7月21日至7月23日。
(五)高級中等學校以下現職教師臺灣台語認證(字音字形)增能研習:114年7月14日至7月16日。
(六)相關資訊公告於本市本土語文教學資源網,網址:https://pthg.tp.edu.tw/html/index.php
三、檢附各研習班實施計畫各1份,如有研習相關疑問,請洽南港國小教務處陳老師:27834678分機2106。
附件:
1140007712_1
1140007712_2
1140007712_3
1140007712_4
1140007712_5

國立清華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114年度在職教師進修原住民族之民族教育次專長(泰雅族語、布 農族語)學分班」招生簡章

一、依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14年6月20日臺教國署原字第1140060563號函辦理。
二、旨案相關資訊如下:
(一)報名期限:114年7月7日上午9時至7月18日下午5時(線上報名系統逾期恕不受理;審查資料寄送以郵戳為憑)。
(二)報名方式:先行線上報名,並一律以掛號寄送報名表件。
1、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XghY8zsFymtoNVW67。
2、掛號郵寄地址:30014 新竹市南大路521號(國立清華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
(三)招生對象(錄取順序):
1、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編制內按月支領待遇,具備合格教師證書之在職專任正式教師。
2、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取得合格教師證書,且聘期為三個月以上之在職代理、代課或兼任教師,具備學校提供之在職證明。
3、符合報名資格人數超過時,錄取之參酌順序依序為:
(1)語言認證通過級數。
(2)書面資料掛號寄出之郵戳日期。
(3)線上報名系統填寫順序。
(四)本階段招生人數(已扣除薦派教師錄取人數):泰雅族語9人、布農族語16人。
(五)修課期程:114年9月至115年7月,開學日期於確定成班再行通知。
(六)上課時間:詳參各班簡章。
(七)上課地點:本校南大校區(新竹市南大路521號)或光復校區(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
(八)收費標準:無須繳學分費,惟若課程安排部落田調、學校觀課議課等異地學習,相關費用(如交通費、餐費、保險費、住宿費等)由學員自行負擔。
三、本案如有疑義,請逕洽國立清華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承辦窗口張純純行政助理(電話:03-5715131 分機 73601,電子郵件:nthuf114@gmail.com)

附件:

114年度在職教師進修原住民族之民族教育次專長泰雅族語學分班(中小教)

114年度在職教師進修原住民族之民族教育次專長布農族語學分班(中小教)

 

臺北市114年度推展家庭教育人員專業研習進修計畫

一、依據臺北市中正區忠孝國民小學114年6月23日北市忠孝國小輔字第1146004371號函辦理。
二、本次家庭教育人員專業研習說明如下:
(一)研習時間:114年7月16日(三)13時30分至16時30分。
(二)研習地點:本校一樓會議室。
(三)研習對象:
1、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
2、各類型大眾傳播機構。
(四)研習講座:聶西平(臺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
(五)報名方式:請於114年7月15日(二)下午4時前上臺北市教師在職研習網(https://insc.tp.edu.tw/)報名,額滿為止。
三、為響應環保,請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並自備環保杯。
附件:臺北市114年度推展家庭教育人員專業研習進修計畫

國立臺灣師大附中國中部114學年第 1 次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教學支援工作人員甄選簡章

★國立師大附中國中部誠徵本土語閩南語、客語四縣、客語海陸與台灣手語教支人員

1.師資需求:需要閩南語一位,客語四縣腔一位,客語海陸腔一位,台灣手語一位

2.上課時間:週一下午、週二上午、週三下午(詳細排課可以再討論)

3.本校交通:捷運大安站2號出口,交通方便。

4.請參閱本校簡章 國立臺灣師大附中國中部教支人員簡章

114教支人員徵選簡章(1140623正式版)

114教支人員徵選報名表及附件(0623正式版)

114教支人員徵選報名表及附件(word檔請由雲端資料夾下載)
https://reurl.cc/2KpXK6

有意報名者請將於6/28(六)前,將報名表及附件寄至j235@gs.hs.ntnu.edu.tw

如有疑問可以電話洽詢02-27075215#621 教務組

「跨時空知識的交匯:變遷社會中博物館的倫理重構與文 化詮釋」活動資訊

一、依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14年6月17日臺教國署原字第1140059034號函轉臺博館114年6月16日臺博推字第1143001001號函辦理。
二、旨揭論壇係由臺博館與國家發展委員會合作辦理,為呼應114年度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大會之主題「Future ofthe Museum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變遷社會中博物館的未來)」,邀請ICOM重要學者與國內專家針對傳統生態知識之詮釋、典藏文物的保存與活化、博物館重構原民世界觀等議題進行案例分享與學術對談,期以深化臺灣館所與國際博物館社群的交流,建立未來合作網絡。共規劃三場次,皆以雙軌(現場與線上並行)辦理之:
(一)場次一「原來是這樣:博物館如何再現動態的傳統生態知識」(Representing the Dynamics of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in Museums)
1、時間:7月23日星期三下午2時至4時10分(下午1時30分報到入場)
2、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小白宮(臺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3、專題講者:Terry Simioti Nyambe先生/ICOM副主席
4、與談人:比令亞布先生/臺中市博屋瑪原民實驗國民小學校長、蔡政良博士/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
5、名額限制:實體參與限額100名,線上直播則不限額。
(二)場次二「文化十字路口:偶戲典藏品保存與利用的平衡」(Cultural Crossroads: Balancing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Puppetry Collections)
1、時間:7月24日星期四上午10時至12時(上午9時30分報到入場)
2、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小白宮(臺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3、專題講者:Amy Tjiong女士/美國自然史博物館人類學部門館藏專員暨資深修復師
4、與談人:蔡易衛先生/台北偶戲館館長、簡弘鈞先生/薪傳文物修護工作室專案經理兼修護師
5、名額限制:實體參與限額100名,線上直播則不限額。
(三)場次三「原來是這樣:博物館詮釋中重構原民世界觀」(Reconstructing Indigenous Worldviews in Museum Narratives)
1、時間:7月25日星期五上午10時至12時20分(上午9時30分報到入場)
2、地點: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五樓國際會議廳(屏東市大連路69號)
3、專題講者:Terry Simioti Nyambe先生/ICOM副主席
4、與談人:Langus Lavalian(邱夢蘋)女士/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策展教育人員、Peresang.Sukinarhimi
(貝若桑・甦給那笛米)女士/知名原民文化策展人
5、名額限制:實體參與限額120名,線上直播則不限額。
(四)活動免費,實體和線上參與皆須事先報名,以相關領域從業人員、研究人員和大專院校師生為優先,詳情見活動網頁: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06030825123032612990
三、本案屬國家發展委員會合作114年度「公共服務及活動融入雙語元素」計畫,提供華、英語同步口譯服務,請惠予協助供公告周知,並鼓勵對論壇主題或國際交流有興趣人員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