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同學們於暑假期間養成良好生活規範,特訂定本注意事項,煩請家長協助管教並務請同學確實遵行:
一、為父母分憂解勞,協助家務,清掃居家環境,過一個快樂平安的暑假。外出時應先稟告家長,並遵守公共秩序,注意交通安全,妥善保管錢財及注意人身安全。
二、新冠肺炎防疫注意事項:
(一)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國際疫情日益嚴峻,鼓勵以電話或線上聚會等方式聯繫感情,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防呼吸道傳染疾病傳播。倘仍需出入公共場所,應保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安全社交距離,並請勤洗手、注意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如有呼吸道症狀時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在家休息。
(二)大型活動當天仍處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者,以及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嗅味覺異常等疑似症狀之人員,均不得參加活動。
(三)參與大型活動人員於活動期間(含室內、室外)應全程佩戴口罩,除補充水分外,禁止飲食,並請攜帶手機及維持開機,以利通知防疫相關訊息
三、活動安全:
(一)室內活動:室內活動包含圖書館、電影院、百貨公司賣場、KTV、MTV、室內演唱會、室內團體活動等,從事該項活動時,首先應熟悉逃生路線及逃生設備,學生需熟悉相關消防(逃生)器材操作,確保從事室內活動時之安全。
(二)戶外活動:暑假 期間學生從事各類戶外活動,首先應注意天候變化及熟悉地形環境,從事戶外戲水應注意「防溺10招」及正確救人之「救溺5步」,另「四不要」提醒:
1.不要逞強:進行登山、露營、溯溪、戲水、水岸、田野調查研究等活動時,除需做好行前裝備檢查外,更應考量自身體能狀況能否負荷,不要逞強。
2.不要去危險水域:不要去公告危險水域或無救生人員的地方進行活動。
3.氣候不佳,不要從事戶外活動:遭遇大潮、豪雨等天候狀況不佳時,不建議從事戶外活動或應立即停止一切戶外活動。
4.不要在無防雷設施的建築物內避雨:發生閃電雷鳴時,應遠離外露的金屬物體、鐵欄杆、高大廣告牌等建築物,並且應停止游泳、划船並上岸到安全的避雨場所。
四、交通安全:
(一)根據教育部校安中心的統計顯示,校外交通意外事故為學生意外傷亡的主要 原因。暑假期間學生可能因為參加活動、打工兼職等因素,增加使用交通工具的機率,因此需特別提醒學生騎乘機車、自行車等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
(二)自行車道路安全:請配戴自行車安全帽,行進間勿使用行動電話,保持自行車安全備良好與完整,不可附載坐人、人車共道,請禮讓行人優先通行、行人穿越道上不能騎自行車,請下車牽車,依規定兩段式左(右)轉、行駛時,不得爭先、爭道、並競駛或以其他危險方式駕駛,遵守行車秩序規範。
五、賃居安全:使用瓦斯熱水器沐浴及瓦斯爐煮食時,要注意室內及走廊空氣流通,使用時切忌將門窗緊閉,或晾曬之衣物阻擋換氣通風窗口,易導致因瓦斯燃燒不完全,而肇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有頭昏、噁心、嗜睡等身體不適情況發生,應立即打開通往室外的窗戶通風,若身體嚴重不適時,請先前往通風良好的室外環境,再打119電話或與親友(學校)求助,以維護學生自身安全。外出及就寢前亦必須檢查用電及瓦斯是否已關閉,以確保安全。
六、校園及人身安全:學生若於校內外遭遇陌生人或發現可疑人物,應立即通知師長或快速跑至人潮較多地方或便利商店,大聲喊叫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尋求協助。另行經偏僻昏暗巷道時,應小心不明人士跟蹤尾隨,並隨身攜帶個人自保物品如防狼噴霧劑、哨子等,以備不時之需。
七、藥物濫用防制:為避免學生因對毒品危害及濫用藥物認知不足而好奇誤用,請家長關心學生校內外交友及學習狀況,暑假期間應保持正常及規律生活作息,不依賴藥物提神,非醫師處方藥物不要輕易使用,拒絕成癮物質;參加聚會活動時,務必提高警覺並且不隨意接受陌生人的物品及飲料,守法自律、做正確的選擇才能隔絕受同儕及校外人士引誘。
八、詐騙防制:
(一)暑假期間應提醒勿點選不明簡訊網址,避免手機中毒被當成跳板而四處散發簡訊,使歹徒有機可乘。並建立安全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觀念,於使用網路聊天APP(如Line)時,請慎防及提高警覺,切勿洩漏帳號與密碼,被歹徒盜用後進行詐騙成為詐騙受害者。
(二)面對層出不窮、手法日益翻新之詐騙犯罪手法,為避免成為歹徒以電話假綁架或假事故行真詐財的受害者。提醒學生如接獲可疑電話或不慎遇上歹徒意圖詐騙,應切記反詐騙3步驟:「保持冷靜」、「小心查證」、「立即報警或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尋求協助。
九、網路沉迷防制:假期間學生閒暇的時間變長,加上行動上網的普及,各式上網載具亦提供了種類多元的應用程式與遊戲下載,因此更容易使得學生沉迷於網路世界,近年來由於過度沉迷於玩手機遊戲所引發的病症也逐漸增多,特別是對肩頸、手腕與眼睛的傷害,請家長注意孩子的上網安全及時間等問題,與孩子共同制訂上網公約及培養正確的網路使用習慣,也要鼓勵孩子多從事戶外活動或多元休閒,避免過度依賴3C產品,養成健康上網好習慣。